陕西小孩捡到一块皇后玉玺,上交国家后,他的人生发生了什么变化
  • 首页
  • 乐鱼·体育-APP下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乐鱼·体育-APP下 > 新闻动态 > 陕西小孩捡到一块皇后玉玺,上交国家后,他的人生发生了什么变化

    陕西小孩捡到一块皇后玉玺,上交国家后,他的人生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布日期:2025-02-04 22:12    点击次数:145

    网上曾经有一个段子说,如果陕西省的小朋友摔了一跤。大概率会被父母调侃说:捡到宝贝了。不可否认陕西省因为过去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可以说是遍地都是宝贝。曾经西安市区在修地铁的时候就曾经一口气挖出了好几座古墓。但是,我们常说,生活本身往往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段子手。一直以来,陕西省境内还真的一直都有孩子捡到古董。这可不是什么搞笑的网络段子,而是真正发生过的趣闻真事儿。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认识认识这样一个男孩。他的故事放在今天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励志的好故事。但是,与今天的生活相比,他的故事又充满了浓厚的时代特征和氛围。

    那么,这个小伙子到底是谁呢?他又捡到了什么宝贝。寻到宝以后他的人生又发生了哪些令人瞠目结舌又惊讶叹息的变化呢?

    这件事情还得从1968年开始说起。这一年多春天,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的农民们正在地里干活。他们的孩子也在田间地头玩耍,一切都好不快活。

    突然,一个小男孩被一个东西拌了一下。男孩有些生气,提起脚就准备踢过去。结果一看,这竟然是一个白色的石头,小男孩觉得这块石头挺别致的,至少挺好看。但是,具体也说不上来是哪里好。反正,就是挺喜欢的。于是,小男孩把它捡了起来放进兜里。这一年,这个小男孩才只有十三岁。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命运会因为这块白色的石头而引来诸多的变化。

    这个小男孩叫孔忠良,当时正在农村的小学读书。回到家里以后,孔忠良仔细把玩着这块绊倒自己的石头。他玩着玩着,朝石头的底部望去。他发现,那里居然刻了几个字。孔忠良依稀地记得,这种字好像老师在课上讲过。大概叫什么“繁体字”。反正,只有在过去的古书上才能看得到。孔忠良开始意识到,这块小石头很有可能不是一般的东西。如果自己拿着它去和小伙伴炫耀一番,大家肯定就得羡慕死。于是,第二天孔忠良准备拿着小石头去和小伙伴们展示战果。可是,就在他准备出门的时候,父亲孔祥发叫住了他。

    “你的手上拿着什么东西?一天天的上学不带书 尽干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父亲一边训斥儿子,一边走了过去,伸手就要拿孔忠良手里的东西。

    谁知孔忠良把头一扭,然后贫嘴说道:“我捡到的宝贝,当然就得归我了。这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是块好石头,上面还有字呐!”

    父亲听了孔忠良的话,成年人的直觉告诉他,这小子可能闯了大祸了。他一把夺过儿子手里的东西,然后仔仔细细地查看了起来。他发现,这上面的字儿,透着一股古老的感觉。于是,对儿子说:“这件东西先给我,我给你交上去。这有可能是老东西,值一点钱,交上去咱们家兴许还有奖励呢!”

    “不行,你不能把这个小石头带走,我不管它是什么老东西。我还准备拿它刻个印章,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呢!”孔忠良一听说东西要交公,他立马一个健步冲到门前堵住了去路,对着父亲纠缠说道。

    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同意,下次去省城西安的时候一带着他一起去。这样一来也可以给他刻印章,顺带去玩一玩。孔忠良听到这里,这才满意地让开了一条路。

    这块石头被交上去以后,相关部门的专家经过研判发现:这块石头上面白色的部分呈现出白玉的成分。做工也不太像是人工做的。应该就是一件古代的印章吧。但是,这件东西到底是谁的印章呢?思来想去,大家觉得破译一下印章底部的几个文字。

    最后破译的结果令大家都大吃一惊,因为经过判断和技术还原。那方印章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几个大字:“皇后之印”。不得不说,这个结果既令大家吃惊也令大家怀疑。因为这未免也太直白了吧。在普通人看来,,所知道的玉玺上写的不应该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嘛。那真正的皇后之印也应该有一套非常有文化的印语啊。怎么会就像解大白话一样,明明白白地写这是“皇后之印”呢?

    由于六十年代的文物盗卖活动一度十分的猖獗。很多文物贩子为了谋利,通常会把真的古董一直抓在自己手上,然后再让人去仿制若干个一样的赝品。拿到市场上源源不断地套钱。这样的办法相比于直接卖掉文物这种一锤子买卖,既没有那么大的风险,也可以长期挣钱。所以专家们一度以为,这是那个文物盗卖团伙技术高超做出来的“四不像”赝品。不过,历史的真相,最终还是要从史书上去寻找。很快,负责文献查找和整理的工作人员还真的就找到了“皇后之印”的出处。

    这方印信很有可能属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吕后”。因为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汉高祖刘邦为了让皇后吕雉协助自己治理国家特意制作了这方“皇后之印”交给她,以此来彰显自己对吕后的信任。

    得到结果的文物部门专家连夜联系到了孔忠良父子。得到信息以后的孔忠良父子更是夜不能寐。这一回可真是发达了。自己交了这么个东西,不说是因此发财致富吧。至少表彰和奖励政策是少不了的吧!

    不过,孔忠良的爷爷得知了这个消息却一口否定了他们父子的想法:“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国家的,老祖宗的东西不是谁捡到了就是谁的 咱们还是要讲原则。”于是,孔家拒绝了国家的颁奖。就连最后的表彰大会也只是在村里举办,这样的行为对比他们捡到的东西,真可谓是低调异常了。

    不过,孔忠良也因此在村子里挺直了腰杆。从此以后,他的小伙伴们就经常围着他,听他讲述自己“找宝贝”的故事。后来,国家还专门因为此事给了他一个升学的机会。孔忠良想了想最后还是拒绝了相关部门的好意。继续靠自己努力地生活。

    要说捡到皇后之印的事情对孔忠良一点影响也没有倒也不是。44年后的一天,一个消息传到了村里。原本平静的村子一下子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2012年的四月份,一个省里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村里。村支书赶忙上去招呼人家,因为这么高级别的干部大家真的还是头一回见。没想到来的这位领导也不含糊,张口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我这次过来就是给你们村的孔忠良送奖状和奖金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家连件像样的奖品都没有,也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啊。”

    村支书听说以后也没有多想。直接跑到村子里的广播前大喊了一声:“孔忠良,上级部门的领导给你发奖来了,有奖状和奖金,快来村委会领奖吧!”

    这下一听说村里有人要领奖,所有的人也不干活了,都跑来瞧热闹。不过,在劝退了所有其他的闲杂人等之后 孔忠良却说:“领导,国家都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这两万块钱的奖金,我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有资格领取。请您跟上级汇报一下,这个钱我也不要了。把它用在更有用的地方吧!”

    省里的工作人员几经劝说,孔忠良就是不肯领奖金。最后,众人只好作罢。又给孔忠良补办了一次规模更大的“表彰大会”,同时聘请他当“文物保护宣传大使”,给他戴上了大红花。这件事情就算是圆满地结束了。

    在表彰大会上,孔忠良动情地说:“我实在是没有想到,四十多年过去了。国家居然还能记得这件小事。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今后,我一定为了宣传文物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把这份工作给做好了。”

    如今的孔忠良已经是一个快要七十岁的老人了。他依旧不辞辛苦奔波在文物保护宣传队的第一线。参加了许许多多相关的演讲与讲座。只不过,相比起当年坐在田间地头和小伙伴们吹牛讲故事。如今的他再讲起自己的寻宝经过以及那方被他发现的“皇后之印”则多了许多敬畏和庄重。因为,正如爷爷所说的那样,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是哪一个人的东西,它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共同瑰宝。如今,这方“皇后之印”被放在博物馆里,比放在普通人的手上要有用的多。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孔忠良老爷子的心愿了。

    我们常说,中国有着恢宏的五千年历史。即便是到了今天,它留下的文化与习俗依旧在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面对文化,我们应该有敬畏之心,对待文物,我们也应该有保护之心。站在今天,我们不光要看到现在和过去。我们也有责任为以后的孩子们留下一大段更加生动、更加真实的历史。

    参考文献:《13岁少年捡到国宝之后》文史博览《吕后玉玺的故事》百姓生活《13岁小学生捡到吕后玉玺》晚报文萃《男童捡到国宝 45年后受到表彰》农家之友



    Powered by 乐鱼·体育-APP下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